车轮上的千里情缘,荆州到三明汽车旅行记

31spcar 汽车小知识 8

从荆楚大地到闽中山城

清晨六点,荆州的长江边还浸在薄雾里,客运站里,提着大包小包的旅客三三两两聚在发车口,空气中飘着豆浆的甜香和行李箱轮子滚动的声响,我背着行囊,站在“荆州—三明”长途汽车的候车区,车窗上贴着的红色路线图格外醒目:从江汉平原的鱼米之乡,到武夷山脉的腹地山城,一千两百公里的路程,将在接下来的十八个小时里,被车轮一点点丈量。

汽车准时发动,驶出荆州城区时,车窗外的景象从鳞次栉比的楼房变成连片的稻田,偶尔有白鹭掠过水渠,惊起一片粼粼波光,这是属于荆楚的温柔,也是我对故乡的最后回望——此行是为了去三明看望支教多年的表姐,她总在电话里说:“三明的春天,漫山遍野都是杜鹃花,你来就懂了。”

路途:流动的风景与人间烟火

长途汽车像一座移动的小社会,载着不同去向的旅人,也载着各自的故事,邻座的大叔是荆州本地人,要去三明做家具生意,他掏出一包“监利毛剌”,热情地分给司机:“师傅,路上辛苦,抽根烟提提神。”司机笑着摆摆手:“车上不能抽,我泡了浓茶,困了就喝两口。”

中午时分,车子停在武汉服务区,旅客们纷纷下车活动筋骨,有人泡面,有人啃面包,还有人蹲在路边卖水果的小摊前挑橘子,我买了一杯热豆浆,倚在车窗边看服务区里人来人往:年轻的情侣牵着手嬉笑,老人背着布袋里装着给孙子的零食,孩子们在广场上追跑打闹,笑声像银铃一样洒在阳光里。

傍晚,车子进入江西境内,窗外渐渐没了平原的开阔,取而代之的是连绵的丘陵,夕阳把天空染成橘红色,远处的山峦像被镶上了一道金边,有人开始昏昏欲睡,有人小声聊着天,后排的阿姨从包里拿出自己做的腌菜,给周围的旅客都分了一点:“尝尝,我们家乡的味道,下饭得很。”那一刻,我忽然觉得,这趟漫长的旅程,因为陌生人的善意,变得温暖起来。

深夜,车子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只有车灯划破黑暗,我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的星辰,想起表姐说三明的夜晚很安静,能听见山风吹过竹林的声音,不知过了多久,迷迷糊糊中听到司机喊:“大家醒醒,快到泰宁服务区了,休息二十分钟。”

抵达:闽中的山水与久别重逢

第二天下午三点,汽车终于抵达三明客运站,当“三明”两个字映入眼帘时,我揉了揉眼睛,生怕是梦,走出车站,一股湿润的空气扑面而来,夹杂着草木的清香,抬头望去,远处的青山层峦叠嶂,天空蓝得像一块透明的宝石,和荆州的湿润开阔不同,三明的美带着山城的灵秀与坚韧。

表姐早在车站等着了,她穿着一身运动装,笑起来眼睛弯弯的:“路上累坏了吧?走,带你去吃三明的特色小吃!”她骑着电动车,载着我穿过城市的街道,路边的三角梅开得正艳,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

晚上,我们坐在街边的小店里,点了一碗拌面、一份扁肉,还有一份熏鸭,表姐说:“三明的日子慢,但实在,你表姐夫每天早上都会去市场买新鲜蔬菜,晚上给我留一盏灯。”我看着她眼角的细纹,忽然明白,她为什么愿意留在这个山城——这里有她守护的学生,有她亲手搭建的小家,还有那份简单而幸福的生活。

第二天,表姐带我去了三明的国家森林公园,沿着石阶往上走,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形成斑驳的光影,偶尔有鸟儿从头顶飞过,清脆的叫声在山谷里回荡,站在山顶俯瞰,整个三明尽收眼底:蜿蜒的河流穿城而过,红色的屋顶错落有致,远处的高铁站像一颗银色的明珠,连接着这座山城与外面的世界。

表姐指着远处的山说:“以前这里很穷,孩子们上学要走几个小时的山路,现在路修好了,高铁也通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回来创业。”我忽然想起那辆从荆州到三明的汽车,它不仅载着我跨越千里,更像一座桥梁,连接起不同的土地与人生,让荆楚的鱼米之乡与闽中的青山绿水,在时光里紧紧相连。

尾声:车轮不息,情缘不止

离开三明的那天,表姐送我到车站,汽车缓缓启动,我看着她站在站台上的身影越来越小,直到消失在人群中,车窗外的风景再次倒退,从青山绿水到城市高楼,从三明的灵秀到荆州的开阔,这一千两百公里的路程,仿佛是一场梦。

但我知道,这不是梦,因为那辆从荆州到三明的汽车,不仅载着我走过千山万水,更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有人为了梦想远走他乡,有人为了坚守留在故土,有人因为一次相遇成为朋友,有人因为一份牵挂跨越山海,车轮不息,情缘不止,这或许就是旅行的意义:让我们在陌生的风景里,找到熟悉的温暖,在漫长的时光里,记住那些值得珍惜的人和事。

汽车驶向荆州,窗外的夕阳依旧灿烂,而我知道,我与三明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