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护身符升级全解析,车损险与车损附加险,你的车真的保够了吗?

31spcar 车险须知 5

开车上路,最怕什么?除了剐蹭事故,更怕爱车突然“受伤”却得不到足额赔偿,作为车险中的“核心担当”,车损险车损附加险的组合,堪称车主的“定心丸”,但不少人对两者的区别、保障范围仍一知半解,甚至以为“买了车损险就万事大吉”,我们就来拆解这对“黄金搭档”,看看它们如何为你的爱车构建全方位防护网。

车损险:爱车“主心骨”,保什么?不保什么?

车损险,全称“机动车损失保险”,是商业车险中的“基础款”,却也是最关键的一类——它直接赔付你自己的车辆损失,无论你是撞了墙、翻了车,还是暴雨泡水、自燃起火,只要车辆受损,且事故在保险责任范围内,车损险就会按照实际损失金额(扣除免赔额后)进行赔偿。

保障范围覆盖三大场景:

  1. 意外事故:碰撞、倾覆、坠落、外界物体坠落/倒塌、火灾、爆炸、雷击、暴风、暴雨、洪水、冰雹、地陷、崖崩、滑坡、泥石流、海啸等自然灾害导致的车辆损失;
  2. 意外事件:载运被保险机动车的渡船遭受自然灾害(只限于驾驶人随船的情形);
  3. 特定事故:发生保险事故时,被保险人为防止或者减少车辆损失所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施救费用,由保险公司在保险金额内另行计算(最高不超过保险金额)。

注意!这些情况不赔:

  • 因故意行为、违法驾驶(如酒驾、无证驾驶)造成的损失;
  • 车辆的自然磨损、朽蚀、故障;
  • 仅零部件(如轮胎、玻璃)单独损坏(除非投保了附加险);
  • 战争、恐怖活动、核污染等不可抗力因素。

车损附加险:查漏补缺,让保障“无死角”

车损险的“主保障”虽全面,但仍有“盲区”——比如轮胎单独被扎、玻璃破碎、新车被划,或是发动机进水后维修费用高昂,这时,车损附加险就派上了用场:它们像“补丁”一样,针对车损险不保的特定风险提供额外保障,车主可根据自身需求灵活搭配。

常见附加险及作用:

附加车轮单独损失险

  • 保什么:因自然灾害(地震、暴雨、洪水等)或意外事故(如被路障扎破、轮毂开裂)导致的车轮(含轮胎、轮毂、轮罩)单独损失,包括施救费用。
  • 谁需要:常走烂路、停车环境复杂(如路边易被扎胎),或车辆为高档车(轮胎成本高)的车主。

附加外部电网故障损失险

  • 保什么:因外部电网故障(如电线老化短路、施工碰断电缆)导致车辆电器设备(如音响、导航、电池)损失,或车辆起火、爆炸造成的损失。
  • 谁需要:老旧小区电网不稳定、常在电力设施附近停放的车主。

附加自燃损失险

  • 保什么:因车辆自身电器、线路、油路、供油系统、供气系统发生故障,或运载货物自身原因起火燃烧造成车辆损失,以及施救费用。
  • 谁需要:新能源汽车(电池自燃风险较高)、老旧车(线路老化)、常跑长途或夏季高温地区使用的车辆。

附加发动机涉水损失险

  • 保什么:车辆因积水导致发动机进水,造成的发动机直接损失,以及发动机修复后需要进行的必要检测费用。注意:涉水后二次启动导致的发动机损坏,保险公司不赔!
  • 谁需要:多雨城市、地下车库易积水、常涉水行驶(如通过积水路段)的车主,尤其对燃油车和混合动力车“刚需”。

附加新增设备损失险

  • 保什么:车辆出厂时原有设备以外的,车主自行加装设备的损失(如改装音响、行李架、尾翼、包围等)。
  • 谁需要:对车辆进行过个性化改装,加装了非原厂设备的车主。

附加车身划痕损失险

  • 保什么:无明显碰撞痕迹的车身表面油漆单独划痕(如被钥匙划、恶意刮花),赔偿额度根据投保档次(2000元、5000元、1万元等)确定。
  • 谁需要:新车车主、停车环境复杂(如露天停车场、小区内易被剐蹭)、对车辆外观要求高的人。

附加修理期间费用补偿险

  • 保什么:车辆因事故维修期间,车主无法使用车辆产生的替代性交通费用补偿(如租车费、打车费),按约定日额×天数计算。
  • 谁需要:无备用车、日常用车依赖私家车的车主,可减少修车期间的“出行成本”。

车损险+附加险,怎么买才划算?

面对琳琅满目的附加险,并非“越多越好”,而是“按需搭配”,建议车主从三个维度考虑:

  1. 车辆价值:新车、豪车(如BBA、特斯拉等),维修成本高,建议投保“车损险+附加涉水险+附加自燃险+附加车身划痕险”,降低大额维修风险;老旧车(车龄超8年、残值低),若维修费用接近车辆价值,可酌情减少附加险,甚至只交强险+第三者责任险。

  2. 使用环境:多雨地区(如华南、江南)必保“附加涉水险”;夏季高温地区(如华南、重庆)建议加“附加自燃险”;停车环境差(如老旧小区、露天车位)可考虑“附加车身划痕险+附加车轮单独损失险”。

  3. 驾驶习惯:新手司机、常跑高速/山路,事故风险高,建议搭配“附加修理期间费用补偿险”;老司机且路况熟悉,可优先保障核心风险。

理赔时,这些“坑”要避开!

买了保险≠“全赔”,理赔时需注意:

  • 及时报案:事故后48小时内通知保险公司,并保护现场(除非涉及人员伤亡需先抢救);
  • 定损维修:未经保险公司同意擅自维修,可能影响赔偿金额;
  • 如实告知:隐瞒车辆改装、既往事故等情况,保险公司可拒赔;
  • 免赔额:车损险有绝对免赔额(如次免赔率15%),若投保“不计免赔险附加险”,可免赔这部分费用(需单独购买)。

保险是“未雨绸缪”,而非“事后诸葛”

车损险与车损附加险的组合,本质是用“小投入”对冲“大风险”,毕竟,一次严重事故的维修费可能轻松过万,而一份合适的车险组合每年仅需数千元,与其事后懊悔“当初没多保一份”,不如提前根据自身需求,为爱车定制“专属防护方案”,毕竟,保险不能阻止事故发生,但它能让你在意外来临时,有底气说一句:“别怕,有保险公司兜底。”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