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商业险取消”的说法在坊间流传,引发了广大车主的广泛关注和一丝焦虑,许多人担心,这是否意味着未来开车必须自掏腰包承担所有风险,或者商业险将不复存在?这是一种误读,所谓的“车险商业险取消”并非指商业险这一险种被彻底取消,而是与车险改革,特别是“综合商业保险示范条款”的推广和交强险的调整密切相关,我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帮助大家厘清迷雾,理性看待。
“车险商业险取消”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要理解这个说法,我们需要回顾近年来车险改革的背景,过去,车险险种相对独立,车主需要在交强险(国家强制购买)的基础上,选择购买如车损险、三者险、车上人员责任险等多种商业险种,一些险种存在保障范围不够全面、理赔不够便捷等问题。
以2020年9月实施的车险综合改革为例,其核心目的之一就是“扩面、增保、降价”,改革后,许多原本需要单独购买的附加险,如“玻璃单独破碎险”、“自燃险”、“涉水险”、“不计免赔险”等,被直接纳入了“机动车损失保险”(即车损险)的保障范围,这意味着,现在购买车损险,通常就能获得更全面的保障,无需再额外购买这些附加险。
部分车主和业内人士将这种“多个附加险合并到车损险”的现象,通俗地理解为“某些商业险取消了”或“商业险简化了”,商业险本身并没有消失,而是进行了优化和整合,保障更加集中和全面,交强险的基础保障责任也有所调整,更加注重对人身伤亡的保障。
改革后,车险保障是变好了还是变差了?
从整体来看,车险改革后,大多数车主的保障水平是提升了的。
- 保障范围更广:如前所述,车损险的“全家桶”式保障,让车主在车辆遇到自然灾害(台风、暴雨、洪水)、意外事故(碰撞、倾覆)、以及玻璃破碎、自燃、发动机涉水等常见风险时,都能得到更全面的赔付,省去了单独购买多个附加险的麻烦。
 - 理赔服务更优:改革后,保险公司被要求简化理赔流程,推广“零单证”、“极速理赔”等服务,部分地区还推行了“代位求偿”机制,即使对方无责或逃逸,自己的保险公司也能先行赔付,再向责任方追偿,提升了车主的理赔体验。
 - 保费更合理:改革后,车险定价更加精细化,驾驶习惯好、出险少的车主能享受到更低的保费,而高风险车主的保费则会相应提高,体现了“奖优罚劣”的原则。
 
这也意味着,如果过去车主只购买了交强险和非常基础的商业险(如只买三者险不买车损险),那么在改革后,若想获得车损险的全面保障,可能需要支付略高于过去仅购买基础车损险的费用,但保障范围却大大增加了。
车主应该如何应对?
面对车险的调整和“商业险取消”的误传,车主不必恐慌,而应主动了解,科学配置:
- 了解自身需求:要明确交强险是强制购买的,它是基础保障,但保额较低,主要用于赔偿第三方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对于自己的车辆损失和车上人员风险,则需要商业险来补充。
 - 合理选择险种:
- 车损险:无论新车还是旧车,如果车辆价值较高,或者您比较爱惜车辆,建议务必购买,改革后的车损险性价比很高,保障全面。
 - 第三者责任险:这是商业险中的“重中之重”,建议保额不要低于200万,现在交通事故赔偿金额较高,高保额能更好地规避风险。
 - 车上人员责任险(司机乘客):如果经常载人,建议购买,保障自己和车上人员在事故中的人身安全。
 - 其他附加险: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如无法找到第三方特约险、医保外医疗费用责任险等。
 
 - 选择正规渠道和保险公司:通过保险公司官方客服、官方网站或正规授权的保险代理人/经纪公司投保,确保信息真实,条款清晰。
 - 关注理赔服务:投保时可以了解保险公司的理赔时效、服务口碑等,选择服务优质的保险公司。
 
“车险商业险取消”是一个不准确的表述,它更像是车险市场的一次优化升级,目的是让保障更全面、服务更便捷、定价更科学,作为车主,我们应积极了解车险改革的最新动态,根据自身的用车习惯和风险需求,理性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让车险真正成为我们安心驾驶的坚实后盾,与其为传言焦虑,不如花时间读懂自己的车险合同,配置一份安心保障,毕竟,有备无患,安全出行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