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全解析,搞懂这几种险,让你上路更安心

31spcar 车险须知 6

开车上路,车险是每位车主必备的“安全护盾”,但面对“车险含几种险”这个问题,不少新手车主都会犯迷糊,车险主要分为交强险(国家强制)和商业险(自愿购买)两大部分,商业险又细分为多个险种,今天我们就来详细拆解,帮你理清每种险的作用,按需配置不花冤枉钱。

交强险:上路必备的“基础款”

交强险(全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是国家法律规定必须购买的险种,不买不能上路、不能年检,它本质是一种“广覆盖、低保障”的险种,主要赔偿第三方(即除本车及本车人员外的受害人)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无论事故责任在谁,交强险都会在责任限额内赔付(无责时也赔,但限额更低)。

核心要点

  • 赔偿限额固定:有责时,死亡伤残最高赔18万,医疗费用最高1.8万,财产损失最高2000元;无责时,各项限额分别为1.8万、1800元、100元。
  • 保障有限:仅赔第三方,不赔自己车损和本车人员,且额度较低,仅能覆盖小事故,大事故远远不够。

商业险:按需选择的“加强款”

商业险是车主自愿购买的,保障范围更广、保额更高,主要分为主险附加险(需依附于主险购买),主险里的“第三者责任险”和“车辆损失险”是核心险种,建议优先配置。

(一)主险:核心保障,不可忽视

  1. 第三者责任险(三者险)

    • 作用:交强险的“加强版”,赔偿第三方的人伤、物损(如对方医疗费、修车费、赔偿金等)。
    • 为什么重要:现在交通事故赔偿金额较高,一旦发生人伤或豪车剐蹭,交强险的额度远远不够,三者险能覆盖剩余费用,建议保额至少200万以上(一线城市建议300万),避免因小事故导致“一夜返贫”。
  2. 车辆损失险(车损险)

    • 作用:赔偿自己车辆的损失,无论是碰撞、倾覆、火灾、爆炸,还是外界物体坠落、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甚至包括盗抢、玻璃破碎、自燃等,2020车险改革后已整合多项附加险)。
    • 为什么重要:新手司机、新车或价值较高的车建议必买,修车费用动辄几千到几万,车损险能帮你省下大笔开支。
  3. 车上人员责任险(座位险)

    • 作用:赔偿本车司机和乘客的人身伤亡(按座位分“司机座位”和“乘客座位”,保额可单独选择)。
    • 适用人群:经常载家人朋友、或自身风险意识较高的车主,建议每个座位保额1-2万,基础保障够用。
  4. 全车盗抢险

    • 作用:赔偿车辆被盗窃、抢劫、抢夺造成的损失(仅限全车被盗,而非零部件丢失)。
    • 适用人群:新车、盗抢率较高地区(如部分老旧小区、偏远地区)的车主,现在车损险已包含“全车盗抢”责任,若已买车损险可不再单独购买。

(二)附加险:按需补充,锦上添花

附加险种类较多,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即可,常见的有:

  • 医保外医疗费用责任险(三者险附加):赔第三方时,对方医疗费中医保不报销的部分(如进口药、自费项目),建议三者险车主必加,几十块钱保几万,性价比高。
  • 车身划痕损失险:赔偿无明显碰撞痕迹的车身划痕(如恶意划伤),适合新车、停在露天停车场或担心“熊孩子”划车的车主。
  • 发动机涉水损失险:赔偿发动机进水导致的损坏(仅针对涉水后二次启动导致的损坏,若已涉水强行启动则不赔),南方多雨地区或经常走积水路段的车主建议加。
  • 修理期间费用补偿险:车辆维修期间,每天补贴一定金额(如200元/天,最长60天),适合依赖车出行的车主。

车险怎么买?一张图教你搭配

车主类型 推荐险种组合
新手/新车 交强险 + 三者险(200万-300万) + 车损险 + 座位险(司机/乘客各1万) + 医保外用药险
老司机/旧车 交强险 + 三者险(200万以上) + 座位险 + 医保外用药险(车龄大可省车损险)
预算有限 交强险 + 三者险(150万以上) + 医保外用药险(优先保第三方)

车险不是越多越好,适合自己才最好

车险的核心是“转移风险”,交强险是底线,三者险和车损险是“顶梁柱”,附加险按需补充,配置时不必追求“全险”,但一定要覆盖最可能发生的风险(如第三方大额赔偿、自己车辆维修费),最后提醒:购买车险时,选择正规渠道,仔细阅读条款,保额和保障范围要匹配自身需求,才能真正让行车路上“险”到临头不慌乱。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