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上路,除了要买交强险、商业第三者责任险(三者险)这些“主险”,很多人还会忽略一些“不起眼”的附加险,可别小看这些附加险,它们就像车险里的“备胎”,平时感觉用不上,一旦遇到特殊情况,往往能帮我们省下大钱,甚至避免“赔了夫人又折兵”,下面通过几个真实案例,看看附加险到底有多重要。
暴雨淹车,发动机涉水损失险“挺身而出”
背景:去年夏天,南方某城市遭遇特大暴雨,王先生驾驶他的宝马车下班,在积水路段强行通过时,发动机突然熄火,他赶紧下车,发现积水已没过车门,车辆被淹。
保险情况:王先生只买了交强险、车损险和三者险,没买“发动机涉水损失险”(简称“涉水险”)。
理赔结果:保险公司检查后,车辆内饰、电路等水淹损失属于车损险范围,可赔偿;但发动机因进水损坏,属于涉水险责任,而王先生没买,这部分损失(约3万元)需自己承担。
对比:同路段的李女士,除了车损险,还附加了涉水险,她的车辆同样发动机进水,保险公司全额赔偿了发动机维修费用,自己只付了300元免赔额。
知识点:涉水险是车损险的附加险,专门赔偿车辆在积水路段行驶或被水淹后,发动机进水导致的损坏,注意:若车辆被淹后熄火,二次启动导致发动机损坏,即使买了涉水险也不赔(属于车主操作不当),南方多雨地区,涉水险建议必买。
新车被划,车身划痕损失险“修复颜值”
背景:小张刚买了一辆特斯拉,停在小区地下车库时,被邻居的孩子用钥匙划了一圈,车门和引擎盖出现明显划痕,他找到邻居,邻居承认但表示“经济困难,赔不了太多”。
保险情况:小张买了车损险,但没买“车身划痕损失险”(简称“划痕险”)。
理赔结果:由于划痕较浅,未达到“事故碰撞”标准,车损险不覆盖,小张只能自费去4S店做漆,花费2000元。
对比:同事小王也买了新车,附加了划痕险(保额5000元),他的车在超市停车场被恶意划伤,报案后,保险公司全额赔偿了喷漆费用,自己没花钱。
知识点:划痕险专门赔偿无明显碰撞痕迹的车身表面划痕,适合新车、豪车或停车环境复杂的车主,注意:划痕险通常有免赔额(如10%),且一年内理赔次数有限(一般2-3次),超过次年保费可能上涨。
撞到护栏,车上人员责任险“保护家人”
背景:刘先生带着家人自驾游,在山区弯道避让行人时,不慎撞到路边护栏,车辆头部受损,安全气囊弹出,刘先生和妻子、孩子(5岁)均有轻微擦伤。
保险情况:刘先生买了交强险、车损险、三者险(保额100万),但没买“车上人员责任险”(即“座位险”)。
理赔结果:车辆损失由车损险赔偿,护栏赔偿由三者险承担,但刘先生一家三口的医疗费(共8000元),保险公司不赔——因为交强险只赔对方人员伤亡,三者险只赔第三方损失,本车人员伤亡需“座位险”覆盖。
对比:同行的赵先生,附加了“车上人员责任险(司机+乘客)”,每座保额5万元,他的车在高速上追尾,导致车上两名乘客受伤,保险公司全额赔偿了医疗费和误工费。
知识点:座位险分为“司机险”和“乘客险”,赔偿本车人员因事故导致的医疗费、伤残甚至死亡,经常载家人、朋友的,建议购买,保额可根据需求选择(如每座5万-10万)。
玻璃被砸,玻璃单独破碎险“快速换新”
背景:陈女士把车停在路边,第二天发现车窗玻璃被砸,车内丢失了一个包(现金3000元、证件若干),她立即报警并联系保险公司。
保险情况:陈女士买了车损险和“全车盗抢险”,但没买“玻璃单独破碎险”(简称“玻璃险”)。
理赔结果:车损险不赔偿玻璃单独破碎(除非是事故导致),盗抢险只赔偿整车被盗或车内重要物品丢失(现金通常不赔),陈女士只能自费更换玻璃(800元),证件丢失的补办费用也自己承担。
对比:邻居吴先生附加了玻璃险,他的车在小区被高空坠物砸碎挡风玻璃,报案后,保险公司直接赔付了玻璃更换费用,无需自己花钱。
知识点:玻璃险专门赔偿车辆挡风玻璃、车窗玻璃的单独破碎,不分事故原因(被砸、被坠物砸坏等),注意:天窗破碎、车灯破碎不赔(属于车损险范围);如果玻璃破碎是因事故导致(如碰撞),车损险会赔,无需玻璃险。
第三者损失超保额,第三者责任险附加“不计免赔”避免“自掏腰包”
背景:周先生驾车时,因操作不当追尾了一辆劳斯莱斯,造成对方车辆严重受损,维修费预估80万元,周先生的三者险保额只有50万元,且没买“不计免赔险”。
保险情况:交强险(财产损失赔偿限额2000元)+ 三者险(50万,无“不计免赔”)。
理赔结果:交强险赔2000元,三者险按事故责任(周先生全责,免赔率20%)赔偿50万×80%=40万元,周先生需自付:80万 - 2000元 - 40万 = 39.8万元。
对比:如果周先生买了“不计免赔险”,三者险可全额赔偿50万元(无免赔),自付部分为80万 - 2000元 - 50万 = 29.8万元,比原来少掏10万元。
知识点:“不计免赔险”是几乎所有主险、附加险的“附加险”,作用是转移事故中本应由车主自行承担的免赔额(如全责免赔20%、主责免赔15%),买了三者险、车损险,一定要附加“不计免赔”,否则大额事故中自己承担的部分可能很高。
附加险不是“智商税”,而是“风险防火墙”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附加险虽然看似增加了几百元保费,但在特定场景下,能避免几千甚至几十万元的损失,选择附加险时,不必“全买”,但需结合自身情况:
- 多雨地区:涉水险必买;
- 新车/豪车:划痕险、玻璃险建议买;
- 经常载人:座位险(司机+乘客)不能少;
- 三者险保额不足:附加“不计免赔”,避免“赔不够”。
车险的核心是“风险转移”,附加险则是填补主险的“漏洞”,花小钱买安心,关键时刻才能“不慌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