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包括车船险吗?一文读懂车险的核心构成与车船险的关系

31spcar 车险须知 6

**

在汽车成为现代生活必需品的今天,车险几乎每位车主都会接触,但提到“车险包括车船险吗?”,不少车主可能会感到困惑。“车船险”这一说法并非车险中的独立险种名称,而是对“车船税”和“车船相关保险”的通俗简称,要弄清车险的构成,我们需要从“交强险”“商业险”以及“车船税”三个核心维度展开,明确各自的作用与关系。

车险的核心构成:交强险 + 商业险

我国的车险体系主要分为两大类: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简称“交强险”)机动车商业保险(简称“商业险”),两者性质不同,作用互补,共同构成了车险的完整保障。

交强险:国家强制的“基础保障”

交强险是由国家法律规定实行的强制保险,所有机动车上路行驶前必须投保,它的核心特点是“广覆盖、低保障”,即无论车主在事故中是否有责任,保险公司都会在责任限额内对第三方(受害方)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进行赔偿。

  • 赔偿范围:只保第三方,不保本车人员和被保险人;
  • 责任限额: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8万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8万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2000元(若被保险人在事故中有责任,无责限额更低)。
    需要注意的是,交强险的赔偿额度较低,仅能覆盖 minor 事故,一旦发生严重的人伤或车损,远不足以弥补损失,因此商业险是必要的补充。

商业险:自愿投保的“个性化补充”

商业险是车主自愿购买的险种,保障范围更广、保额更高,可根据需求灵活选择,主要险种包括:

  • 车损险:保障本车因碰撞、倾覆、火灾、爆炸、外界物体坠落等原因造成的损失,以及必要的施救费用,2020年车险综合改革后,车损险已包含盗抢险、玻璃险、自燃险、涉水险、不计免赔险等附加险,保障更全面。
  • 第三者责任险(“三者险”):交强险的升级版,赔偿第三方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额可选(如50万、100万、200万等),建议根据当地经济水平和风险概率足额投保。
  • 车上人员责任险(“座位险”):保障本车驾驶员和乘客因交通事故造成的人身伤亡,按座位投保(如“司机座1万元/座,乘客座每座1万元”)。
  • 附加险:如医保外医疗费用责任险(覆盖第三方医保外用药)、精神损害抚慰金责任险等,进一步细化保障。

“车船险”到底是什么?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的“车船险”其实包含两层含义:车船税车船相关的保险(即商业险中的车损险、三者险等)

车船税:与车险捆绑征收的“税”

车船税是对在我国境内应依法到车船管理部门登记的车辆、船舶征收的一种财产税,与车险中的“保险”性质完全不同。

  • 征收方式:通常由保险公司在投保交强险或商业险时代收代缴,车主在支付保费时会看到“车船税”这一项。
  • 计税依据:按车辆类型(如乘用车、商用车)和排气量(或整备质量)分档定额征收,例如1.6L以下排量的乘用车每年约300元,3.0L以上排量可能高达5400元(具体以当地政策为准)。
  • 作用:税款纳入地方政府财政,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

车船相关保险:商业险中的核心保障

狭义上,“车船险”可理解为“车辆保险”,即商业险中的车损险、三者险等险种,这些保险才是真正保障车主自身利益和第三方风险的核心,

  • 发生单方事故时,车损险可用于维修本车;
  • 造成对方车损或人伤时,三者险可承担高额赔偿;
  • 车上人员受伤时,座位险可提供医疗费用和伤残赔偿。

常见误区:交强险包含车船税?商业险必须买车损险?

  1. “交强险包含车船税”:交强险本身是保险,车船税是税,两者性质不同,只是由保险公司代收代缴,合并展示在保单中,并非包含关系。
  2. “商业险必须买车损险”:车损险并非强制,但对于新车或价值较高的车辆,建议投保,否则事故中本车损失需自行承担;对于老旧车辆,若车损险保费接近车辆残值,可考虑不保,仅买三者险和座位险。

车险≠车船险,合理配置是关键

车险的完整框架是“交强险(强制)+ 商业险(自愿)+ 车船税(税)”,车船险”并非独立险种,而是对车船税和车险保障的通俗统称,车主在投保时,需明确:

  • 交强险是底线,必须买;
  • 商业险是补充,根据车辆价值、驾驶习惯和风险需求选择(如三者险建议买足额,新车/豪车建议加买车损险);
  • 车船税是法定义务,与保费一并缴纳,无需单独操作。

只有理清这些概念,才能避免“保障不足”或“过度投保”,真正做到安心用车、风险无忧。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