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机设备保养,延长寿命、提升效率的关键保障

31spcar 日常保养 8

抽油机作为石油开采的核心设备,其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油田的生产效率、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长期在恶劣工况下(如高温、严寒、潮湿、腐蚀性介质等)连续工作,抽油机的关键部件易出现磨损、老化、变形等问题,不仅缩短设备使用寿命,还可能导致故障停机,增加维修成本,科学、规范的设备保养是确保抽油机高效运转、降低故障率、实现降本增效的核心环节。

抽油机保养的核心意义

抽油机保养并非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通过系统性的检查、维护和预防性措施,提前消除设备隐患,确保其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延长设备寿命:定期对润滑部件、运动机构等进行保养,能有效减少磨损,延缓设备老化,避免因小故障引发的大规模损坏。
  2. 提升生产效率:保养良好的抽油机运行阻力更小、能耗更低,可确保抽油杆柱、驴头等部件动作精准,避免“卡泵”“悬绳器断裂”等故障导致的停井。
  3. 保障安全生产:抽油机若因保养不到位发生“翻机”“皮带断裂”“电机烧毁”等事故,可能引发人员伤亡或环境污染,规范保养是筑牢安全生产防线的根本保障。

抽油机设备保养的关键内容

抽油机保养需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涵盖日常巡检、定期维护和专项检修三个层面,重点包括以下内容:

日常巡检:及时发现隐患的“第一道防线”

  • 外观检查:观察机身有无变形、裂纹,底座螺栓是否紧固(防止因振动松动导致设备位移),减速箱、电机等部位有无漏油现象。
  • 运行状态监测:听运转声音是否正常(有无异响、冲击声),测电机温度、轴承温度是否超标(电机温升不超过60℃,轴承温升不超过40℃),看驴头、曲柄、连杆等运动部件动作是否平稳,有无卡滞现象。
  • 安全附件检查:检查刹车系统是否灵敏可靠(紧急制动时能在3-5秒内停机),防护罩、护栏等安全设施是否完好,电气线路有无破损、老化。

定期维护:按周期“对症下药”

  • 润滑保养:严格按照“五定”原则(定人、定点、定时、定质、定量)添加润滑剂:减速箱每3-6个月更换一次齿轮油(根据油品粘度和工况调整),轴承座每2周加注一次锂基脂,曲柄销、连杆销等活动部位每周检查并补充润滑脂,避免因缺油导致“抱轴”“烧瓦”等故障。
  • 紧固与调整:每月检查并紧固所有连接螺栓(特别是底座螺栓、曲柄螺栓、电机螺栓),防止松动引发振动;定期调整皮带松紧度(以按压皮带中部下沉10-15mm为宜),避免打滑或过载;检查并校准驴头对中度,确保抽油杆与井口中心对正,减少偏磨。
  • 清洁与防腐:定期清理设备表面的油污、灰尘和杂物,保持散热良好;对暴露在外的金属部件(如底座、支架)每季度除锈并涂刷防锈漆,在腐蚀性强的环境(如海边、含硫油田)可增加防腐涂层厚度。

专项检修:深度“体检”与“治疗”

  • 年度大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拆解检修,内容包括:更换磨损的曲柄销、连杆销、铜套等易损件,检查减速箱齿轮磨损情况(齿面点蚀、磨损量超过1mm需更换),清洗电机轴承并更换润滑脂,检测刹车片厚度(不足5mm需更换)。
  • 针对性维修:针对“三抽”(抽油机、抽油杆、抽油泵)系统匹配问题,定期示功图分析,调整冲程、冲次等参数,确保泵效最大化;对腐蚀严重的井口装置和管线进行更换,避免泄漏事故。

保养中的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

  1. 重维修、轻保养:部分单位习惯等设备出现故障后再维修,导致“小病拖成大病”,增加维修成本和停机时间,应树立“保养优先”理念,将80%的精力用于预防性维护。
  2. 保养标准不统一:不同操作人员可能凭经验保养,导致润滑剂加注量、螺栓紧固力矩等参数不达标,需制定标准化保养手册,并定期培训操作人员。
  3. 忽视细节隐患:如刹车行程过大、皮带老化未及时更换、润滑剂混用等小问题,可能引发严重故障,需建立“隐患台账”,对发现的问题闭环管理。

抽油机设备保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被动维修”转向“主动预防”,通过科学制定保养计划、严格执行保养标准、强化人员责任意识,才能让设备“少生病、不闹事”,在油田开发成本持续攀升的背景下,精细化的设备保养不仅是保障生产稳定的“压舱石”,更是实现降本增效、推动油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只有让每一台抽油机都“健康运转”,才能为能源安全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