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艾瑞泽5车主来说,定期保养是保持车辆状态、延长使用寿命的关键,虽然4S店的专业服务让人放心,但自己动手保养不仅能节省几百甚至上千元的工时费,还能更直观地了解车辆状况,培养“人车合一”的默契,本文将以艾瑞泽5车型为例,从基础保养项目、操作步骤到注意事项,手把手教你完成自己保养,让爱车时刻保持最佳状态。
自己保养的优势:为什么选择DIY?
- 省钱省时:基础保养(如更换机油、机滤、空滤等)的工时费通常占保养总成本的30%-50%,自己动手可彻底省去这部分开支。
- 灵活可控:无需预约,不受4S店营业时间限制,周末或下班后随时可操作,避免等待烦恼。
- 细节把控:亲手更换配件、检查油液,能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如渗油、部件老化),避免“过度保养”或“遗漏隐患”。
艾瑞泽5基础保养项目清单及周期
艾瑞泽5的常规保养以“机油+三滤”为核心,结合油液检查和部件清洁,具体周期需根据行驶里程和用车环境调整(以厂家建议为基础,恶劣路况可缩短周期):
| 保养项目 | 更换周期 | 成本参考(配件) |
|---|---|---|
| 机油+机油滤清器 | 每5000-10000公里或6-12个月 | 300-600元(全合成机油) |
| 空气滤清器 | 每1-2万公里或1年 | 50-150元 |
| 空调滤清器 | 每1万公里或6个月 | 60-200元(带活性炭更贵) |
| 火花塞 | 每3-4万公里(普通铜芯) | 100-300元(4支) |
| 刹车油 | 每4万公里或2年 | 100-200元 |
| 防冻液 | 每4万公里或2年 | 150-300元 |
自己动手保养全流程(以“机油+机滤”为例)
准备工作:工具与配件
- 工具:举升机/千斤顶、扳手(10-14mm)、扭力扳手、滤清器扳手、废油收集盆、手套、抹布。
- 配件:匹配型号的机油(推荐艾瑞泽5原厂认证或5W-30全合成机油)、机滤(如原厂或品牌替代型号,确保密封圈完好)。
操作步骤:
- 安全准备:将车辆停放在平坦地面,拉手刹、挂P档,熄火后等待10-15分钟(让机油回流油底壳)。
- 举升车辆:用千斤顶顶起车辆前部,放置安全架,确保稳固。
- 拆卸机油底壳螺丝:用扳手拧松油底壳放油螺丝(位于发动机底部),让废油流入收集盆,待完全排空后拧回螺丝(注意勿过度拧紧)。
- 更换机滤:用滤清器扳手逆时针拧旧机滤,新机滤安装前需在密封圈上涂抹一层新机油,用手拧紧后再拧3/4圈(约24N·m,避免过紧导致漏油)。
- 加注新机油:通过发动机机油加注口倒入新机油(首次加注3.5L左右),拔出机油尺检查液面,保持在上下刻度线之间。
- 启动检查:降下车辆,启动发动机怠速1-2分钟,观察是否有渗漏,关闭后再次检查机油液面,必要时补充。
小贴士:
- 废油需密封存放,交由维修店或环保点处理,切勿随意丢弃。
- 机滤型号不匹配可能导致密封不严,购买时可通过车型年份或配件号确认(艾瑞泽5常用机滤型号如WIX-51358、曼牌WSK6313等)。
其他常见保养项目DIY要点
空滤/空调滤更换(10分钟搞定)
- 空滤:打开发动机舱右侧黑色塑料盒卡扣,取出旧滤芯,清理盒内灰尘,新滤芯安装时注意“ airflow ”方向箭头朝向发动机。
- 空调滤:副驾驶手套箱需按下两侧卡扣取下,拆下滤芯支架即可更换(部分车型需拆下雨刮器,从通风口进入,参考车型手册)。
火花塞更换(30分钟)
- 拔下点火线圈插头,用套筒扳手(通常为16mm)逆时针拆下旧火花塞,安装新火花塞时用手拧紧后再用扭力扳手拧至20-25N·m(避免损伤缸体)。
刹车油/防冻液检查与更换
- 刹车油:打开主储液罐(发动机舱左侧,黑色壶盖标有“BRAKE FLUID”),液面需在MIN-MAX之间,若低于MIN需补充同型号(推荐DOT4),更换时需两人配合:一人连续踩刹车踏板,另一人松放油螺丝直至流出新油。
- 防冻液:检查副水箱液面,冷车状态下保持在“FULL”和“LOW”之间,补充时需使用相同型号(如原厂蓝色防冻液),避免混用导致化学反应。
自己保养的注意事项
- 安全第一:举升车辆务必用安全架支撑,避免高温部件(如排气管)接触皮肤。
- 配件匹配:优先选择原厂或品牌认证配件(如博世、曼牌),劣质配件可能损坏发动机。
- 操作规范:螺丝、滤芯拧紧力度需符合标准(可查阅车型维修手册),过度拧紧或松动均会导致故障。
- 保留记录:每次保养记录里程、配件型号和更换时间,便于后续参考。
自己保养艾瑞泽5并非“高难度操作”,只要准备充分、步骤规范,就能轻松完成基础养护,不仅能降低用车成本,更能成为车主与爱车互动的有趣体验,对于涉及精密部件(如变速箱、正时系统)的复杂保养,仍建议前往专业维修店处理,定期DIY保养+专业深度检测,让你的艾瑞泽5时刻保持最佳状态,陪你安心出行!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