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来临,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频发,“车泡水”的风险也随之增高,爱车一旦不幸遭遇水淹,不仅车主心疼,更会带来一系列后续的麻烦事,车险就成了车主们的“救命稻草”,但并非所有车险都能对“泡水”损失“买单”,了解清楚车险与“车泡水”的相关知识,才能在意外发生时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权益。
车泡水,哪些损失车险能赔?
当车辆被水淹后,车主首先想到的就是车险,在车险体系中,主要涉及以下两个险种:
- 
车辆损失险(车损险): 这是车泡水理赔的核心险种,自2020年车险综合改革后,车损险的保障范围有了显著扩大,发动机涉水损失现在也包含在车损险的保障责任内了(此前需要单独投保“发动机涉水损失险”)。
- 保障范围: 因暴雨、洪水、积水等自然灾害导致车辆被淹,造成的车辆直接损失,车身内饰、电子系统、发动机(若因进水损坏,且车主未二次启动)、变速箱、行驶系统等部件的损坏。
 - 重要提示: 改革后,只要投保了车损险,无论车辆是静止中被淹,还是在行驶中因涉水导致熄火,只要不是车主故意行为或操作不当(如明知积水深仍强行通过导致严重损失),通常都可以获得车损险的赔付。
 
 - 
发动机涉水损失险(已包含在改革后车损险中): 如前所述,该险种现已并入车损险,其理赔关键在于“二次启动”,车辆涉水熄火后,如果车主因错误操作再次启动发动机,导致发动机损坏,保险公司可能会根据条款拒赔发动机部分的损失,因为二次启动属于人为扩大损失。
 
车泡水后,正确的处理流程是什么?
车辆不幸泡水后,车主切勿慌乱,应按照以下步骤正确处理,以确保顺利理赔:
- 确保人身安全,立即撤离: 第一要务是保证自身和车内人员的安全,车辆熄火后,应立即解开安全带,打开车门或天窗逃生,如果水深已没过车窗,应砸破侧窗逃生(注意安全锤的使用方法)。
 - 切勿二次启动: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车辆涉水熄火后,绝对不要尝试再次点火启动发动机,否则,即使投保了车损险,保险公司也可能对发动机的损坏拒赔,因为水是不可压缩的,强行启动会导致发动机内部部件严重损坏。
 - 报案通知保险公司: 在确保安全后,立即拨打保险公司官方客服电话报案,说明车辆出险情况(时间、地点、原因、现状),并按照保险公司指引进行后续操作,保险公司会安排查勘定损人员。
 - 保护现场,拍照取证: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车辆被淹情况、水位高度、车牌号、受损部位等进行多角度拍照或录像,保留好现场证据,以便后续理赔。
 - 等待救援,转移车辆: 联系专业救援车辆将拖离积水区域,注意,不要自行尝试移动车辆,以免造成二次损坏。
 - 配合查勘定损: 保险公司查勘人员到达后,配合其进行车辆损失勘查和定损工作,如实告知车辆情况,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 维修与理赔: 根据定损结果,车主可以选择在保险公司指定的维修厂或自己认可的正规维修厂进行维修,维修完成后,凭借维修发票、定损单、行驶证、驾驶证、身份证等材料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
 
车泡水理赔,这些误区要避开!
- 以为买了全险就万事大吉。 “全险”是一个相对概念,并非所有损失都能覆盖,但改革后的车损险已涵盖了大部分涉水损失,只要投保了车损险,主要损失基本能覆盖。
 - 水退后立即自行启动车辆检查。 这是大忌!再次启动可能导致发动机严重损坏,增加理赔难度和损失。
 - 泡水车随便找个小店修修就行。 泡水后的车辆电路、内饰等需要专业、彻底的清洁和检测,否则可能留下安全隐患,影响后续使用和 resale 价值,选择正规维修厂对保障维修质量和后续理赔都很重要。
 - 以为所有情况下都能全额赔付。 车险理赔会根据事故责任、保险条款、免赔率等进行计算,若车主存在故意行为或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保险公司有权拒赔或部分免赔。
 
如何防范“车泡水”风险?
防范胜于理赔,车主在雨季应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 关注天气预报,合理规划出行: 暴雨预警期间,尽量减少驾车出行,尤其避免前往低洼地段、地下车库等易积水区域。
 - 停车选择高处: 停车时,务必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正规停车场,避免将车辆停放在河流边、排水沟旁或地下车库(若地下车库排水系统不完善)。
 - 保持安全车距,谨慎涉水: 行驶中遇到积水路段,切勿盲目涉水,若必须通过,应停车观察水深,不超过排气管高度且水深不超过车辆最大涉水深度时,低速匀速通过,避免急加速、急刹车。
 - 定期检查车辆: 特别是雨季来临前,检查发动机舱内的空气滤清器、进气口等位置是否过高,确保车辆排水系统(如天窗排水孔、车门排水孔)畅通。
 
“车泡水”是车主们不愿遇到的糟心事,但了解车险保障、掌握正确处理方法和防范措施,就能在意外发生时从容应对,最大限度减少损失,投保了足额的车损险是基础,而冷静正确的应急处理则是顺利理赔的关键,希望每一位车主都能平安出行,让爱车远离“泡水”之殇。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