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车险续保季,不少车主在收到保险公司的到期提醒时,可能会有些犯愁:去年的保险该不该续?有没有更划算的选择?哪些险种是必不可少的,哪些可以省下?别担心,车险到期后,重新选择并非难事,只要了解清楚各类险种的作用和自身需求,就能轻松搭配出最适合自己的车险方案,既保障全面,又不会多花冤枉钱。
交强险:法定必买,基础保障
交强险(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 是国家法律规定必须购买的,这是上路行驶的“通行证”,它赔偿的是他人(不含本车人员和被保险人)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但保额较低(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8万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1.8万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2000元),仅靠交强险是远远不够的,它只是最基础的保障。
商业险:按需选择,量身定制
交强险之外,我们主要考虑的是商业险,商业险种类较多,车主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组合,以下是一些核心险种及建议:
-
第三者责任险(“三者险”):强烈推荐,高额保障
- 作用:赔偿第三方的人伤和物损,是交强险的重要补充,现在交通事故赔偿金额越来越高,一旦发生严重事故,交强险的保额远远不够。
- 建议:保额建议不要低于200万元,特别是在一线城市或豪车较多的地区,300万保额会更安心,这个险种保费相对不高,但保障作用巨大,是“保命”险种。
-
车辆损失险(“车损险”):新车、新手、高档车必选
- 作用:赔偿自己车辆的维修费用(包括碰撞、倾覆、火灾、爆炸、外界物体坠落、倒塌、暴雨、洪水、冰雹、地陷、崖崩、滑坡、泥石流、海啸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2020年车险改革后,车损险已包含盗抢险、自燃险、玻璃单独破碎险、发动机涉水险、不计免赔险、无法找到第三方特约险等多个附加险,性价比大大提高。
- 建议:如果是新车、价值较高的车、或自己驾驶技术不太熟练、经常在复杂路况行驶,强烈建议购买车损险,如果车辆是老旧车,价值较低,且自己承担维修风险的能力较强,可以考虑不买,但需谨慎。
-
车上人员责任险(“座位险”):保障车内人员,可选
- 作用:赔偿自己车辆上驾驶员和乘客的人身伤亡(按座位数和保额计算)。
- 建议:如果经常搭载家人朋友,或者自身保障不足,建议购买,一般每个座位保额1-10万不等,保费不高,能提供一份安心,如果自己有充足的人身意外险,也可以酌情考虑。
-
医保外医疗费用责任险(三者险附加险):实用推荐
- 作用:这是第三者责任险的附加险,当事故造成第三方人身伤亡时,使用医保外医疗费用用药,保险公司可以赔付。
- 建议:购买了三者险后,强烈建议附加这个险种,保费不高(通常几十到一百多元),但能避免很多因医保外用药产生的纠纷和额外支出。
-
其他附加险:按需考虑
- 车身划痕险:新车、爱车人士可考虑,赔偿无明显碰撞痕迹的车身划痕。
- 修理期间费用补偿险:车辆维修期间,提供一定的补偿。
- 新增加设备损失险:车辆上新增的设备(如音响、导航等)的损失保障。
- 这些附加险根据个人车辆配置和使用习惯选择即可,并非必需。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车险组合?
结合自身情况,可以参考以下几种常见组合:
-
经济型组合(适合老旧车、驾驶技术熟练、预算有限): 交强险 + 第三者责任险(200万以上)
特点:保障第三方,自己承担车辆损失风险。
-
基础保障型组合(适合大多数普通家用车): 交强险 + 第三者责任险(200万以上) + 车损险 + 车上人员责任险(司机+乘客)
特点:既保障了第三方,也保障了自己的车辆和车上人员,性价比高。
-
全面保障型组合(适合新车、高档车、追求全面保障): 交强险 + 第三者责任险(300万以上) + 车损险 + 车上人员责任险(较高保额) + 医保外医疗费用责任险 + 其他需要的附加险(如划痕险等)
特点:保障几乎覆盖所有常见风险,开车更放心。
选择车险的实用小贴士
- 多家对比,货比三家:不同保险公司的报价、服务、理赔效率可能存在差异,可以通过保险公司官网、APP、电话或保险代理人获取多家报价。
- 关注保障范围和免赔额:不要只看价格,更要看保障内容是否全面,以及免赔额的设定。
- 选择正规渠道:通过保险公司官方渠道或有资质的保险中介购买,确保保单真实有效。
- 考虑服务口碑:了解保险公司的理赔速度、服务质量,关键时刻这些比价格更重要。
- 利用无赔款优待系数(NCD):上年未出险,保费折扣更高,保持良好驾驶记录能省钱。
- 看清免责条款:投保前仔细阅读保险条款,特别是责任免除部分,避免理赔时产生纠纷。
车险到期重新选择,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的过程,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您理清思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预算,选对车险,让每一次出行都更加安心无忧!